联合国秘书长呼吁:人类不要“集体自杀” 英国能源博士:“可再生柴油”是出路

时间 • 2025-11-17 05:54:49
博士
英国
能源

当地时间11月7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正在召开的气候峰会上警告称,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斗争中,各国必须合作,否则将面临“集体自杀”。实际上,从今年夏天异常的高温,到电力的短缺,全球各地都已然感受到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而各国政府也制定了减碳措施,力争解决环境问题。红星新闻在气候峰会期间特别专访了英国Wood工程集团全球建设事业部战略与发展董事、英国科学与技术学会会士智升科博士,他在英国能源行业从业14余年,对能源行业的转型有深度了解。智升科博士于2008年在英国参加核电相关的工作,后来随着国际能源行业的变化,他从2019年开始逐渐转型,研究能源转型、气候变化以及工业脱碳相关的内容,负责帮助传统的石油天然气企业脱碳,参与这场“波澜壮阔”的变革。

↑智升科博士受访者供图

电动车电池仍来自有污染的矿业

“可再生柴油”未来可期

智升科博士称,欧洲主要推行4种清洁能源。首先是有“百分百清洁能源”之称的核电。“近年来,核电的体量非常大。”智升科博士表示,“2011年日本福岛事故发生后,德国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转变,决定取消所有的新建核电项目。今年迫于能源危机的压力,又决定继续使用仅存的3座核电站至明年4月中旬。”据悉,迫于资金和技术压力,英国核电也处于“被动发展”阶段。

除核电外,海上风电和太阳能也备受欧洲国家追捧。智升科称,西班牙在光伏发电领域做出了许多尝试,也和中国紧密合作,很多中国企业也积极到西班牙设厂投资。此外,欧洲各国对氢能也“情有独钟”,是全球氢能生产和使用最重要的地区,但各国发展氢能的途径却有所不同。

谈及新能源汽车近年来的火爆。智升科博士表示,化石燃料汽车一定会退出历史舞台的,只是时间早晚问题。他分析到,电动汽车的普及是大势所趋,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消费者使用电动车时不会排放污染源,但电动汽车生产的过程会产生大量污染,同时生产电池所需的锂、镍等稀有元素只能通过矿业开采,开采过程也会产生污染。”智升科博士认为,只有矿业实现碳中和、动力电池实现碳中和,电动汽车才能真正实现“绝对绿色清洁”的目标。

智升科博士认为,“可再生柴油”未来可期。“脱碳后的柴油不再产生二氧化碳,技术上已经得到突破,但现在最大的难题是其价格高昂,普通人很难为了环保,接受用10倍多的价格来买能源。”

↑智升科博士参加了去年格拉斯哥举办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受访者供图

能源转型无国界

绿色金融是好策略

智升科博士提到,近年来中欧在能源领域合作紧密,“特别多的中国企业参与到欧洲的海上风电项目,中国一家科技集团甚至建立了英国体量最大的‘超级电池工厂’。”智升科表示,中英在工业脱碳方面的合作也很多,“中英合作在广东成立了一个碳捕集中心,进行相关研究。”随后他补充道,“我所在的单位在工业脱碳方面也和中国有大量的合作,涉及广东惠州、陕西榆林等地。”

在智升科博士看来,要加速实现碳中和,各国应该从3个方面发力。

首先,政府导向很关键。“反面教材就是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协定》,但拜登上台后又推翻特朗普的政策,这种政策的颠覆性对企业和社会变革的伤害极大。德国也有类似的变动。”智升科博士说。

谈及碳交易市场时,智升科博士认为各国的碳价应该更加灵活,反映市场的真实价格。此外,绿色金融也是一个好的策略,“企业进行能源转型需要钱,这时候绿色金融就是重要的手段,比如针对愿意做变革的企业,可以让它们获得低息贷款的机会更多。”

最后,智升科博士谈到了能源行业的人才困境。他认为,各国应该加强对中小学生的碳中和教育。“正因为缺乏从小相关的教育,许多优秀的人才都不愿意从事看起来‘又脏又累又辛苦’的能源行业,更愿意选择体面的金融、互联网领域。”智升科博士说。

红星新闻记者范旭实习生梁宏

责编邓旆光编辑郭庄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