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飞船不断创新 已具备快速发射和应急救援能力
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核心舱成功交会对接,把3名航天员送入中国空间站核心舱。此前,神舟飞船曾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进行过交会对接,进行了大量技术验证。而针对这次神舟十二号任务,设计人员进行了大量技术创新,使神舟十二号飞船能够完美适应空间站任务的需求。
神舟十二号飞船停靠空间站时,由于空间站组合体构型复杂、舱体庞大、光照条件变化多,飞船会面临太阳电池翼被遮挡、自身不能充分发电的情况,而神舟飞船必须处于一个有电的待命状态。为此,设计人员创造性地采用了多舱体并网供电的模式,使得空间站每个舱段都能得到可靠供电。
神舟十二号飞船在停靠空间站期间,也要具备与地面通信的能力,但是同样由于空间站体积巨大的原因,有时会对飞船对地通信的通道产生遮挡,为此,研制团队使飞船具备了能够让空间站中转信息的能力。
由于神舟十二号飞船将在核心舱停靠3个月,这也就意味着飞船与核心舱的对接机构要紧紧锁死在一起3个月的时间。而在太空的真空环境中,当两块金属紧密贴合在一起时,往往会产生粘连,这种现象就被称为“冷焊”。
作为载人飞船发射,航天员的安全是重中之重。其实在神舟十二号发射之前,神舟十三号也已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整装待发了,随时准备作为应急救援船发射升空。它具备快速发射和应急救援的能力,这是以往不具备的功能。为什么要准备应急救援船?快速发射能力是怎样实现的呢?
航天器在太空中飞行,有可能会遇到航天器故障或空间碎片袭击等风险,这种风险会随着在航天器在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神舟十一号是目前在轨停留时间最长的神舟飞船,它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在太空中停留了约一个月时间。而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将在太空中停留三个月,神舟十四号及其后续飞船在太空中停留的时间更是要长达半年。为了更好地保障航天员的安全,便需要神舟飞船具备快速发射、应急救援的能力。
在后续任务中,每一艘神舟飞船执行任务,都会有一艘飞船在发射场待命。神舟十三号是神舟十二号的备份,神舟十四号是神舟十三号的备份,以此类推,随时准备应急救援,而这种一主一备的模式在过去是无法实现的。
应急救援和快速发射不只是飞船和空间站具备一定的条件才可以实现,还需要技术的升级以及各系统共同协同配合才可以完成。
由于神舟飞船将来都要在空间站长期停靠,这对神舟飞船的寿命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制人员也对神舟飞船进行了专门的改进。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技术副经理邵立民:原来在轨飞行的时间都很短,比如说神舟十一号的时候在轨停靠了30天,那属于中短期停靠。但空间站神舟十二号起始就是3个月,后边就是飙升状态,就是停靠半年。所以说长寿命实际上也是神舟十二号及其以后飞船的一个主要特点。(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