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抗疫中的平凡英雄|高绪芳:在女儿面前树立个榜样
“在特殊时期,疾控工作人员哪有下班这个说法?”高绪芳说。
这是她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的态度,也是真实的生活写照。对很多人来说,“与病毒赛跑”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甚或口号,而这句话对于高绪芳和她的同事们来说,则是一种具体实在的责任和目标。
11月13日,记者终于见到了仍然坚持在工作岗位上的高绪芳。采访总是被工作打断,看得出来,她没有一刻能够真正歇下来。
高绪芳,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学校卫生科副科长。疫情处置中,她是流调溯源组的副组长,在最短时间流调确定病例的活动轨迹,并对轨迹上的风险点位一一排查,顺滕摸瓜查出密接和次密,排查点位风险并消除传播风险。
如果这是一场战争,她和伙伴们的角色很像是“侦察兵”。在战场上,迅速掌握敌情,做到知己知彼,往往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11月12日,高绪芳(中)现场工作照
与时间赛跑
一天查出密切接触人员172人
11月4日,郫都区天璟荟小区出现一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高绪芳带着郫都区疫情防控工作组的7人小分队,顾不上吃饭、喝水,即刻换上防护服,逆行来到天璟荟小区。
在成都市郫都区疾控中心三楼的会议室内,一块白色的写字板上密密麻麻保留着新冠病例流调情况。一个个数据和线条,勾勒出一张完整的新冠病例活动轨迹图。这些轨迹图背后,是无数个和高绪芳一样奋战在一线的人员的工作痕迹。
从11月3日开始,她带领流调溯源组的同志,多次深入成华、郫都16个风险点位进行流调、跟踪监测和分析,“最危险”的地方总有她的身影。
让高绪芳印象深刻的是本轮疫情爆发后,对病例进行的流调工作。当病例被通报确诊后,高绪芳要尽快勾勒出他的活动轨迹图。
高绪芳形容自己的工作是“与时间赛跑”。当高绪芳和同事们赶到一个病例的家中时,其女友因为害怕,一度不能准确回忆其活动轨迹。
身经数战的高绪芳面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风险地点,都会严肃应对,但这次看到面前的女孩,她一改往日的冷静严肃,走到女孩身边,轻声安慰。
这也是高绪芳在工作中难得露出的动容一刻,因为平日里,在她带领的组员心中,她永远是“严谨、专业”。
谈及那一刻的动容,高绪芳说自己也是有女儿的人,能感受到女孩的无助,“她年纪很小,20出头,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情,很害怕。”在高绪芳的耐心劝慰下,女孩终于恢复平静,配合工作人员完成了流调工作。
为了找清楚两个人的活动轨迹到底有哪些风险点,高绪芳和同事一一前往其在郫都区内停留过的地点,以及病例使用的单车、网约车,“水、空气、接触物等,我们都要逐一采样检测,不敢大意。”
高绪芳一边冷静分配协调工作,一边不停地接打电话。“比如这个病例去过了其他的区县,那我们立刻要请该区县核查其轨迹,并排查风险点。”一整天下来,她接打了200多个电话。
直到晚上,高绪芳也没能合眼,通宵工作,把所有的风险点位逐一排查,最后排查出了密切接触人员。“早点排除风险,老百姓就多一份安全保障,我们慢不得。”
平均每天工作时长十几个小时
她的“拼”感染着团队成员
上述病例的流调工作只是高绪芳工作的缩影之一。自从成都本轮疫情爆发,高绪芳团队在一线的日均工作时长都是十几个小时。“基本上从早上7点多开始,晚上12点过才能完成工作。”
“在特殊时期,疾控工作人员哪有下班这个说法?”高绪芳说。
11月10日晚上10点,一整天的工作步入尾声,高绪芳活动了下有些酸痛的脖子,刚准备放松一下,电话就响起来,“接到单位通知,是一名外地的疑似病例,我们要立刻启动协查,排查活动轨迹。”
大家又立刻投入工作状态。确定了该疑似病例的活动轨迹后,她跟同事们立刻沿着其轨迹逐一对环境采样、分析、研判风险。“我们的工作有时候像刑侦专家,抽丝剥茧、寻找线索。”高绪芳说,“这次疫情的特点就是潜伏期短,传染性强,因此我们的流调工作至关重要,也需要反复验证。”
等忙完,已经到了11日凌晨5点。“要不是微信上有记录,我都忘记了我们的工作时长。”
↑11月12日,高绪芳(右一)现场工作照
高绪芳的“拼”,被团队成员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江秀是郫都区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他们18位同事被分配到流调工作组,与高绪芳团队一起工作。朝夕相处,让她对高老师有了更深的认识。
“本以为专家只需要指导工作,但没有想到她处处冲锋在前。”江秀说,“刚发现病例的时候,工作任务艰巨,大家每天仅能休息三四个小时,高老师因为还有很多协调工作,她可能休息得更少。但是第二天来组织我们工作的时候,还是打起精神。”
江秀的语气中带着敬佩,“没有强大的信念,是做不到的。”
给女儿树立榜样
“我不是英雄,只是做好工作而已”
已经在疾控中心工作了20多年的高绪芳,早就忘记多少次夜间接到任务、拿起行李就出发的场景,也忘记多少次因为任务紧急顾不上吃饭的时候。对此,她从不觉得苦,也不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有多了不起。“我不觉得自己是英雄,只是做好我的工作而已。”
虽然不把辛苦和危险当回事,但高绪芳的每一次逆行,都牵动着家人的心。“因为我了解我的工作,所以不会觉得这个事情有多危险。但我的家人,尤其是我的女儿,非常担心。”说到家人,高绪芳冷静的声音出现了一丝颤抖,但很快又深吸一口气,让情绪平复。
去年春节,高绪芳的女儿正值高三,她被安排值守年三十的应急班。女儿不顾她的反对,坚持留下来陪她值守。
“我女儿也常常问,‘妈妈,你可不可以不去一线’,我对她说,‘不行,因为这是我的工作,我的职责所在’。”采访中,高绪芳反复说自己很普通,就是做了该做的工作而已。“我不是啥子英雄,但我想在娃儿面前树立个榜样。”她说,在老百姓需要自己的时候,遇到困难不退缩,迎难而上,尽心履职,让她觉得在娃面前“腰杆很硬”。
“这些天,女儿会每天打电话提醒我注意身体,还是很欣慰。”她说,父母和朋友也纷纷来电或者发来信息,让她觉得前行路上并不孤单。“我还有一帮好同事,我们彼此支撑,相互鼓励。”
她说,最让她感动的是,遇到困难,大家都争先恐后主动迎战,没有一个人退缩,也没有一个人喊累喊苦。
↑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学校卫生科副科长高绪芳
短短一周,郫都区疾控中心完成省市州和兄弟区市县推送的协查任务10733条、“红黄码”排查18000余人、流调管理1300余人,排查风险点位10个。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样的,人民群众需要我们,我们就到哪里去,仅此而已。”高绪芳说。
红星新闻记者龚靖杰彭惊摄影王欢缪睿哲
编辑于曼歌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