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北京证券交易所,将为创新型中小企业带来什么?
为何在沪市拥有科创板、深市打造创业板的基础上,还要打造一个专司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的北京证券交易所?
9月2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发表视频致辞。习近平说,我们将继续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是中央对北京证券交易所错位发展的战略定位,以区别于沪、深两家证券交易所。为何在沪市拥有科创板、深市打造创业板的基础上,还要打造一个专司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的北京证券交易所?是否存在重复建设或同质化竞争问题?
这种看法主要源自不了解交易所的发展历史,以及依托新三板精选层设立的北京证券交易所具有的独特价值。
首先,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交易所大浪淘沙式高质量竞争,设立多个交易所有助于促进市场竞争,如纽交所、纳斯达克、伦交所等都是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同时,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是中国权益市场长期以来的既定战略。多层次资本市场,本质上就是为身处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提供特定的资本市场服务,满足不同生命周期企业的特定资本服务诉求。
当前,我国国内尽管已有了上海和深圳两大证券交易所,且在两大交易所内细分出了主板、创业板和科创板等,但总体而言,主板市场主要是面向处于成熟期的企业,创业板和科创板则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处于快速成长期的企业,这从两大交易所的上市条件中可以看到。
而对于处于创新期的企业,目前还没有一个可以匹配的证券交易所提供服务,如风险投资的主要推出渠道为在沪深两市上市,或者舍近求远,远赴海外上市,这客观上增加了风险投资的成本和风险,抬高了风险投资的退出成本,同时也不利于身处创新发展期的企业对风险资产的优化配置,抬高创新发展期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进而也导致我国的中小企业寿命不到三年,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中小企业五年以上的平均寿命期,导致大量在企业创新发展期中错配的经济金融资源无法通过市场化的配置有效缓冲。因为,从制度和机制设计上,目前沪深两大交易所很难有效管理处于创新发展期的中小企业风险,自然也无法向这类企业开放。
2013年正式揭牌运营的新三板,一度成为了身处创新发展期企业拓宽融资、完善公司治理,及市场化进行风险定价和资源二级市场配置的期望。从制度和机制设计上,2014年新三板率先引入做市商制度,2016年推出分层管理模式,2018年正式实施集合竞价和2020年新三板转板制度落地等,使新三板在制度和机制上具有了为服务创新发展期企业提供资本市场服务的能力和基础,从而丰富和完善了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
此次依托精选层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无疑为新三板的改革指明了航向,为处于创新发展期的企业提供了专业的资本市场服务。毕竟,处于创新发展期的企业风险相对较高,对合格投资者的专业能力和风险可承载能力的要求也非常高,这就要求从制度和机制上设计有效的风险缓释机制,促进风险资产的价值发现和风险管控。
这意味着做市商制度的引入是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不可或缺的制度安排,因为让具有较强专业知识和风险承载能力的机构投资者对风险烈度相对较高的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股票进行做市,提供买入、卖出的双边报价,有利于降低市场的波动风险,价格操作风险,平抑和降低市场的风险烈度,进而提高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和风险定价水平,避免市场柠檬化(柠檬市场效应是指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往往好的商品遭受淘汰,而劣等品会逐渐占领市场,从而取代好的商品,导致市场中都是劣等品)。毕竟,对于尚处于创新发展期的中小企业,缺乏有效而稳定的收入来源,商业模式也处于创新探索期,其所披露的信息相对比较专业。在这一市场投资考验的不仅是整合市场信息的能力,更考验的是投资者的认知能力,这使得引入做市商制度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必要条件。
显然,已经运行了7年做市商制度的新三板,在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方面具有了其他市场并不擅长的经验知识,是为依托新三板精选层设立的北京证券交易所的优势所在,也与证监会三大证券交易所错位竞争的精神相吻合;同时,北京证券交易所独特的制度优势,使其具有担纲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的制度基础和基本能力。
此外,新三板的分层管理模式,也为北京证券交易所未来专司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了风险缓冲的制度性保障。截至2021年9月2日,新三板共有挂牌公司7304家,其中精选层66家,创新层1250家,基础层5988家,这种层层递进的板块筛选模式,如同是一个梯度风险识别生态链,既有力地降低了未来北京证券交易所的市场风险,又有助于将更多“专精特新”类创新型中小企业脱颖而出,并为风险投资、产业投资管理投资风险和重新优化配置资源提供有效的市场保障。
由此可见,北京证券交易所的设立,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不仅将有助于陪伴更多“专精特新”的创新型企业走出来,而且将有力地借助市场化手段优化我国创新资源的配置,提高我国创新发展的成效,助力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刘晓忠
编辑赵瑜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