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检:聚焦“有案诉不成”等行政诉讼监督死角,加强对被诉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

时间 • 2025-07-31 06:59:19
监督
行政

5月2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举行“加强生效行政裁判监督促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检第五十一批指导性案例(生效行政裁判监督主题)。

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雪樵表示,生效行政裁判监督是法院作出生效判决、裁定、调解书后,当事人经申请再审程序后仍然不服而向人民检察院申请监督,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生效裁判确有错误依职权启动监督,以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人民法院公正审判、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据介绍,近年来,当事人不服法院生效行政裁判申请监督的案件逐年大幅增长,近五年年均增加21.7%,2023年已达24975件,较2018年上升1.7倍,17个省级检察院受理行政申诉案件数量超过民事申诉案件。

▲创意配图据图虫创意

张雪樵表示,与社会上存在的大量行政争议、行政申诉得不到有效解决相比,检察机关提出抗诉和再审检察建议的案件规模相对较小,需要通过发布指导性案例,更加具体地引领各级检察机关充分履行行政检察职能,强化履职、实现有力监督。

张雪樵说,行政检察办案中要注重把握蕴含在具体法律条文中的法治精神,在法律事实和法律关系的基础上,结合法理情的有机统一,作出最契合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解释,避免机械司法、就案办案。发布本批指导性案例,聚焦法律争议点、回归法律适用、提炼归纳办案规则,体现指导性案例总结检察工作经验、充分沟通司法与社会、联结法律与现实的功能,对于推动行政检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张雪樵提到,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听取和审议最高检关于人民检察院行政检察工作情况的专项报告,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行政检察工作。要全面深化行政检察监督,对标对表“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要求,以精准监督实现有力监督。各级检察机关要深刻学习领会本批案例中蕴含的办案逻辑和法治理念。把行政诉讼监督作为行政检察的重心,聚焦行政相对人“有案诉不成、有理诉不赢”等行政诉讼监督“死角”,加强对被诉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审查。

此外,实施数字检察战略,发挥行政检察参与社会治理、助力法治政府建设的积极作用。坚持立足检察自有数据,合理使用行政审判、行政执行和行政执法数据。研发行政裁判结果监督大数据模型,重点关注类案、系列案件、同案不同判案件,由点及面解决一类问题。

红星新闻记者祁彪北京报道

编辑郭庄责编李彬彬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