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谱!大“诈”蟹横行!消费者年年被坑,乱象何时休?

时间 • 2025-08-04 16:36:45
可以
消费者
兑换
记者

“活蟹未动,纸蟹先行”,不少消费者出于兑换方便、送礼等需要购置了蟹卡蟹券,真正兑换时却傻了眼。近日,有不少消费者反映,一些商家“层层设卡”,自己手持“蟹卡”却无法兑换提货。此外,兑换后发货时间超过一年、收到死蟹不予赔付等,都是消费者们反映的痛点。

那么,蟹卡蟹券为何乱象频出?证券化的螃蟹券,谁在得利?“纸螃蟹”问题年年有,如何治理?在法律上,消费者能否找商家“要说法”?对此,农视网记者展开了调查。

记者、编辑|康轩山

蟹卡蟹券为何乱象频出?

近日,北京市民李女士向农视网记者反映蟹卡无法兑换提货,预约系统上显示“近26天没有可以发货的日期”。李女士告诉记者,这张蟹卡兑换券是朋友前几年赠送的,但每年提货都约不上,得到回复均是预约已满。

图源丨受访者供图

记者注意到,除了提不到货,不少网友还遇到了收到死蟹、货不对板等闹心事。

图源丨抖音评论截图

随即,记者联系了多个售卖蟹卡的商家,他们表示,兑换难在于部分商家短期内没有能力去承接如此大需求的客户。目前,一些地方品质好的大闸蟹还未成熟,数量有限,也正是能卖上价的时候。然而,很多消费者手中的蟹卡是几年前的,所提的大闸蟹也是3两以上大规格、品质好的。如果消费者这时集中提货,部分螃蟹还未成熟,商家将面临供货不足的情况;即便商家发货,价格肯定不如卖给市场赚得多,甚至出现亏损。所以,商家会拖着等螃蟹价格下来或都成熟了再发货。有些消费者催得紧,商家只能发规格较小的大闸蟹,但会多发一些。

记者从某电商平台了解到,收到死蟹、找不到商家等问题属于少数现象,大部分集中在小品牌的商家上。同时,蟹卡蟹券留在消费者手里时间越长,越容易出现这类问题。

证券化的螃蟹券,谁在得利?

蟹卡蟹券作为预售卡券,需要消费者提前购买,大闸蟹上市之后再提货,这就形成了证券化。那么,它是以什么吸引消费者的?背后的盈利模式是怎样的?

从记者调查的情况来看,很多消费者购买蟹卡蟹券主要是送礼。一方面,收到蟹卡蟹券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来兑换螃蟹。但目前来看,这种“便利”反而给部分兑换蟹卡蟹券的人添了堵。另一方面,收到蟹卡蟹券的人,如果不爱吃螃蟹或家里已经有螃蟹了,蟹卡蟹券也不会被浪费,可以转送给或折价卖给别人。

图源丨新华网

对于商家来说,大闸蟹证券化后,商家把消费者对商品的直接物权转变为持有证券性质的权益凭证,即将直接商品消费转化为证券形式。这对商家来说无疑是得利的。这里的“门道”其实不难理解,给大家举个例子:

商家将100元的蟹券卖给了小王,随后小王将蟹券送给了朋友,朋友不喜欢吃蟹,于是以60元的价格卖给了黄牛,黄牛再以70元的价格卖给商家。这样,商家获利30元。即便小王的朋友自己使用蟹卡,对于商家来说,资金也在预售中得到了保障。

消费者如何维权?

商家有利可图,买单的却是消费者。那么,商家超发蟹卡导致消费者无法兑换,需要承担哪些责任?消费者如何有效维权?

北京豪亨律师事务所的张岩律师表示,消费者购买蟹卡蟹券后无法兑换,涉事商家就是违约行为,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如果商家不具备相应供货能力,却以销售蟹卡、蟹券的名义大量骗取消费者的资金,则可能涉嫌诈骗罪。

图源丨新华网

维权方面,张岩表示,消费者遇到权益受损的问题,可以要求商家按约定提供螃蟹或退款并支付利息。如果商家“跑路”,消费者可以直接向平台要求赔偿。若是协商无果,消费者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投诉,请求调解解决。要是通过调解还不能解决,消费者可以申请仲裁或起诉。

张岩建议,使用蟹卡蟹券的消费者尽量在购买当年提货。同时,建议消费者从销量多、品牌信誉好的商家购买蟹卡蟹券。如果确实遇到了问题,消费者要收集好相关证据,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大“诈”蟹横行,需系牢监管之绳

“纸螃蟹”泛滥发行,让某些商家的注意力放在了“空手套白狼”上,而不是螃蟹产品的质量。会养螃蟹的不如会倒螃蟹的,正常的市场秩序被破坏,最后“受伤”的是消费者。克制商家的发券冲动,需系牢监管之绳,避免商家利用螃蟹券跳过第三方规避交付义务。

图源丨新华网

相关部门应对商家发券环节进行监管,提前介入并核实其供货能力,及时叫停发券量与实力不符的商家。后期,“纸螃蟹”的资金可进入指定银行的托管账户,只能用于螃蟹的生产和交付。监管部门也应该对蟹卡市场加强日常监管,一旦发现不诚信或信用不良的商家,要及时对这些商家采取相应的调查和处理,并且向消费者公开曝光,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消费者也能够避开不良商家。同时,作为销售螃蟹券的主渠道,电商平台也应加强监督。

礼券经济在某种程度上

会形成一种双赢的局面

一方面商家提前得到了货款

实现了融资

另一方面消费者也能

买到应季的货品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对商家诚信经营的要求会更高

也希望商家在刺激消费的同时

能够让消费者

有更好的消费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