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要过完了,你会离开家乡吗?

时间 • 2025-07-29 21:17:20
农村
年轻人

我家的惯例,每次回家过春节那天,会叫上家族里的几个长辈,一起吃吃饭、喝喝酒、聊聊天。

再次见面,亲人长辈们都还健好,但明显更老迈了一些,大家都避而不谈自身老去、接下来如何的话题,有些东西都不敢说破,成为默契。聊的还是些乡居岁月、家长里短、外面的生活、各人各家的近况。

这次年关将过,离家前,家里准备了送行酒。酒桌上,一个伯伯带着微醺提起了一些心酸事儿。

“这几天村里能看着“活氛”点,年轻人多了就是不一样,不过最早的可能呆到年初三就要走了,不到初八,基本又走的七七八八了。”仿佛鼓足很大勇气一般,喝下一大口白酒,继续说到,“这几年越来越觉得地里的活,想做也做不动了。今后撂下的土地咋个办?“

是的,很多地方如是。春节城里空了,村里热闹了,可仅仅几天后,一切又回到了原来的轨迹。

离开还是留下?这是每个离家年轻人都会闪过的念头……

离开or留下

她们的故事

我走过很多地方,也见过很多年轻人离开家乡,也见过很多人选择留下,比如她们:

林叶,一个嫁到农村的80后

是个农村淘宝店主

一个大大咧咧的女人

却是小镇最常见的身影

她说开店创业的初期特别艰难

每天背着小喇叭走街串巷发传单

有时候,别人以为是唱戏的来了

还会特地跑出来看

如今小店步入正轨

她最大的愿望是把自己的店做成一个联系

让乡民们充分享受互联网的便利

姚莺莺——饭店70后女掌柜

和丈夫一起经营婆婆的饭店

从路边的一个小吃摊做到现在

婆婆的几个拿手菜,煨土鸡,油爆虾

十里八乡的人都慕名前来

姚莺莺曾经因为要卖房子给婆婆看病

名字还进了县里的道德馆

说到这件事,她笑着说

钱可以再赚,人活着多好!

小日子简单甜蜜

却承载着女人们小小的梦想

王小霜

一个嫁到农村的90后

和丈夫一家10口住在一起

她说每天吃饭都像过年一样,热闹而甜蜜

如今小镇的旅游业发展起来了

她是小镇的讲解员

迎来送往,每天和不同的人分享着这里的故事

她喜欢这样的生活

也爱上了这座宁静的江南小镇

未来,土地还是要年轻人种的;农村,还是要让年轻人来发展的。这样,才有希望。

农业

随时代发展,种地的不会再是传统的农民、像叔伯们这么年老的农民,我们的父辈和兄弟到了退养的年纪,需要把农业生产的主动权递交到年青一代农民身上。

以后会是规模化农业,以机器换人,数据统计显示现在的农业劳动人口基本以老年为主,这些人在体力、学习能力方面,操作大型农机从事耕种收割运输加工等等,很显然是不适应的,所以从生产条件上来说,必须由年轻人出来做农业、出来种地,才有可能让农业生产上焕然一新。

虽然目前很多年轻人不考虑做农业,过完年早早就走了,但今后还是会有一部分年轻人会看到这里面的机遇,选择种地为业。

农村

马云做过这样一个预言:未来20年互联网将重塑“农民”群体、农村发展一定会走向“市场化”。

可以说,农村现在的建设越来越好。以青山绿水为背景,农村越发像一座座藏着金子的矿山,等待人们去挖掘。

同时,互联网的发展,使信息不再被群山所阻。

年轻人如果可以把握好政策和机会,将会带领农村产生很大的改观。

“有一种选择叫离开,有一种趋势叫进城”

农村人口流失,日渐凋敝

留不住年轻人的乡村

却在精神上成了都市人的心灵栖息地

这是种矛盾

何尝不是个机遇

你会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