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涉新冠疫苗骗局!收到这样的信息,立即删除!|来听新闻
语音播报2021.06.02语音播报2021.06.02
14:29未知来源
播放
NEWS
最近,有不法分子盯上了人们想尽快检测核酸、接种疫苗的心理,蹭热度实施诈骗。
据“南海公安”微信公众号消息,这两天,有不少市民反映称接到自称是“疫苗接种普查调查员”的好友申请,对此,警方提醒该信息是假的!遇到请直接拉黑删除!
此外,江苏苏州市公安局相城分局近日也分享了类似的案例。
案例回顾
不久前,黄埭派出所接到报警人吴某称,微信上有个人自称是“疫苗接种统计员”添加其好友。联想到儿子之前说起过给自己预约了新冠疫苗接种,便以为是正常流程,便通过了好友申请。
“疫苗接种统计员”向吴某强调了一些接种的注意事项后,便把吴某拉近了一个刷单群。起初吴某也感到很疑惑,但对方跟她解释,这只是一个兼职刷单群,动动手指就能赚取佣金贴补家用。看着群里晒出的赢利金额,吴某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便开始刷单了,顺利赚到了200元。
随后对方称有个垫付刷单的任务,问其要不要做,眼看着这么轻松就能赚钱,吴某便同意了。对方就发来一个链接,让其下载一款刷单软件,按照派单员指示操作就行,很快吴某又赚钱了,并且都能提现。
到了第二天,吴某仍一单一单地刷,没想到之后的单子都不能立即提现,要求做完3-4单才能提现。由于需要充值的金额太大,属实吓坏了吴某,便称可否先提现一点钱出来再继续充值,但是被对方拒绝了,吴某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立即报警求助,共计损失1万2千余元!
此外,涉新冠疫苗的主要骗局还有:引诱性链接、社交群交费、陌生号码来电。
套路一:引诱性链接,别点
骗子冒充疾控中心散发“交费接种新冠疫苗”的短信,其中包含引诱性链接,也是就钓鱼网站,一旦点击,切勿输入个人信息、银行卡号、密码及手机验证码。
套路二:社交群交费信息,别急着转
“老师、亲友、同事、领导”等熟人在社交群收到的交费打疫苗信息,在未核实对方身份前,切忌转账。
套路三:陌生号码来电,别轻信
接到冒充“疫情防控中心”的电话,对方称有人使用其个人信息登记打疫苗,或者对方称其手机号码涉嫌发布贩卖假新冠疫苗的信息,要求其前往公安局核查。
这些骗子布下的疫苗骗局看似言之凿凿,实则来源不明、套路满满,有的还语句不通,而且大家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骗局里有一点一定是相通的,那就是骗子在最后一定会诱导大家填写银行卡、密码、手机验证码。所以只要你看到,网页里要求你填写这些个人信息,一定是诈骗!大家一定要擦亮双眼。
来源:央视新闻、中新网、人民网、广州日报、南海公安、都市现场等
热议
话题
农民最受益的一部法律,昨天正式实施
昨天(6月1日),一部和咱们老百姓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正式实施。这部法律就是一个多月前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的乡村振兴促进法。
最近就有网友向主播反映各种问题,比如家里的基本农田被企业挖土烧砖,村里的河流被开矿的企业偷排污水,农民的土地被征用补偿款一直没有发到手里,自己刚刚成家能不能新分宅基地等等。这些问题,乡村振兴促进法都有原则性的规定,明确要保障农民朋友的各种权益。比如在基本农田上取土烧砖,乡村振兴促进法第十四条就规定:国家建立农用地分类管理制度,严格保护耕地,严格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林地、园地等其他类型农用地。
乡村振兴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真正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要到2050年,即国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时。现在距离那时还有大概30年时间,要保持农村长期稳定发展,必须保证促进乡村振兴的政策措施、制度规定等有更强的稳定性、持久性和规范性,必须要为乡村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和法律支撑。
乡村振兴促进法就是有关乡村发展、城乡融合的上位法,通过建立健全法律制度和政策措施,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有了上位的法律规范,各地、各部门再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将会有所制约,不会因各地工作的不同而随意变更。各地财力、人力也有很多差别,需要通过法律规定乡村振兴最低限度必须做成什么样,任何地方都不能毫无作为。真刀真枪、真金白银的干,需要依靠法律来保障。
当然,促进法要真正发挥促进乡村振兴的作用,还需要有关部门结合职能职责,加强政策顶层设计,建立健全配套制度,细化实化各项任务。各级政府也要以法律实施为契机,建立乡村振兴考核评价制度、工作年度报告制度和监督检查制度等,推动建立客观反映乡村振兴进展的指标和统计体系,层层压实责任,级级传导压力,让法律规定真正落实落地。
收麦
子喽
当前正值“三夏”时节,我国夏粮主要作物小麦由南向北梯次成熟,各主产省相继开镰收割,麦收工作如火如荼。如何将3.35亿亩小麦全部颗粒归仓?今年麦收有何新变化?
中国三农发布作为农业农村部新闻办指导的“三农”政务号,以“收麦子喽”为主题,将派记者赶往麦收一线,历时30天、跨越四个省区,在全网络矩阵平台进行六场特色麦收现场直播,同时每日推送麦收服务资讯“麦报”,聚焦麦收难题进行深度解析,全方位、多角度、有重点、针对性地进行麦收报道,欢迎网友朋友们多多关注,和我们互动起来吧。
中国三农发布“麦收天团”第二站直播来到湖北省枣阳市。每年小麦收割黄金期,来自全国各地的跨区收割机都会集结在这里,是“三夏”一道特别的风景线。
▲农机整齐地集结在马路上
5月31日下午,在公路两旁,一边是正在收割麦子的农机,一边是为农机手随时准备着饮用水等用品的的服务小分队,到处都是忙碌的景象。
▲正在田间作业的农机
▲集结在路边的农机
▲当地的服务小分队
▲禁烧秸秆的宣传条幅
▲禁烧秸秆巡逻队员
5月31日,本次活动完成第二场直播:《麦收季、公路旁,直播农机手集结盛况!》直播实时在线观看144.7004万人次。让我们一起期待下一场直播吧,会带给你不一样的体验!
三农新资讯
6月1日主要农产品批发价格来了!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截至6月1日14:00时,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24.93元/公斤,牛肉77.16元/公斤,羊肉75.46元/公斤,鸡蛋9.07元/公斤。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平均价格为4.16元/公斤,重点监测的6种水果平均价格为6.61元/公斤。6月1日,国内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重点监测的46个品种中,与前一天相比价格升幅前五名的是富士苹果、鲤鱼、鲫鱼、菠萝和白鲢鱼,价格降幅前五名的是洋白菜、鸭梨、土豆、西葫芦和大葱。
全国白茶产量已达到7.35吨,农业产值75.2亿元!
记者日前从2021中国白茶大会上获悉,至2020年底,全国白茶产量已达到7.35万吨,农业产值75.2亿元。白茶是中国特有的茶类产品。近年来,白茶产业发展形势喜人。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调查显示,2017年至2020年,白茶在全国茶叶总产量的占比由0.4%快速跃升至2.47%。目前,全国已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生产白茶。
典亮
乡村
谁才能继承父母在农村的宅基地?
一位农民发信息说,前一段听人说,城市户口的子女也可以继承父母在农村的宅基地使用权,想问到底是不是真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20条有这样的规定,国家保护自然人的继承权,所以不论是城镇户籍还是农村户籍,不论是家中的儿子还是外嫁女,都享有继承权。
需要说明的是,农村宅基地不能单独被继承。因为依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宅基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是分离的,宅基地的所有权属于村集体,使用权属于房屋的所有权人。所以,村民享有的只是宅基地的使用权,宅基地本身不属于遗产,不能被继承。
但是刚才讲到了,民法典保障继承权,说的是宅基地上的房屋可以被继承。那么,按照房地一体的原则,继承人在继承宅基地上房屋的同时,也就继承了宅基地的使用权。
民生资讯
公安部公布全国3000余个免费采血点
今年1月以来,截至5月31日,全国公安机关共找回失踪被拐儿童1680名,其中时间跨度最长的54年。为全面查找失踪被拐儿童,日前,公安部公布全国3000余个免费采血点。采血不受户籍限制,请未采血的失踪被拐儿童父母、疑似被拐人员和身源不明人员,尽快到附近采血点免费采集,依靠科技寻亲!
我国27.4万名事实孤儿被纳入保障
记者近日从最高检联合民政部等部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获悉,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共有27.4万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被纳入保障范围,平均保障标准为1206.6元/人/月。
15家校外培训机构分别被顶格罚款!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6月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据介绍,作业帮、猿辅导、新东方、学而思、精锐教育、掌门1对1、华尔街英语、哒哒英语、卓越、威学、明师、思考乐、邦德、蓝天、纳思等15家校外培训机构均存在虚假宣传违法行为,市场监管部门对15家校外培训机构分别予以顶格罚款,共计3650万元。
教育部:教师不得公开学生成绩和排名!
6月1日,教育部召开发布会并发布《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为保护学生隐私和自尊心,减少攀比、避免歧视,缓解应试压力,《规定》禁止学校、教师公开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排名,但是要求学校采取措施,便利家长知道学生的成绩等学业信息。
社会百态
9个月大婴儿心脏移植成功
:
2020年8月,涵涵出生。今年4月,涵涵被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合并重症心衰,挽救她的唯一办法就是心脏移植。5月31日,9个月大的涵涵在武汉协和医院成功接受了心脏移植手术。当日12点33分,这颗救命心重新复跳。手术成功后,医生竖起了大拇指。
00:10
87岁老人2年捡3万多烟头,呼吁人们下决心戒烟
宁波87岁老人余志法从2016年起开始义务捡烟头,被亲切地称为“烟头爷爷”。据统计,余爷爷2年时间里捡的烟头加起来有近200斤重,估计数量超过3万个。余爷爷近日呼吁,希望大家下决心戒烟。
00:09
当天使遇到天使!
5月31日,在4个多小时的校园核酸检测采样工作完成后,小朋友们用一首《听我说谢谢你》手势舞感谢支援核酸检测采样的医护人员。孩子们排排站好,边唱歌边配合手势,向医护人员鞠躬致敬。医护人员受到感动,数次鞠躬回应。
00:49
注意防范!云南野象群极可能进入昆明
5月31日,15头云南野象继续北迁,至距昆明市晋宁区边缘近20公里处。据专家介绍,象群有继续北迁趋势,极可能进入昆明市晋宁区、安宁市辖区。现场继续通过实施投食诱导、隔离围挡等应急措施,使象群避免进入人口密集区。
网友互动
Response
昨日,教育部颁布新规:禁止学校、教师公开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排名。此规定一公开,受到很多网友的激烈讨论。有网友认为,这有利于保护学生的隐私和自尊心;但也有网友认为,不公开成绩排名,学生就没有更大的压力去拼搏,从而影响中考、高考。那么,你认为成绩排名应该公开吗?
今日提示
6月1日起,我国将进入主汛期!
5月份以来,我国南方连续多次发生强降雨过程,而从6月1日开始,我国又将进入主汛期。水利部介绍,受到6月1日至4日南方地区新一轮强降雨过程影响,湖南湘江、江西信江、福建建溪和富屯溪、广西桂江等河流可能发生超警洪水,暴雨区内部分中小河流可能发生较大洪水。在此提醒各位朋友,近期要特别注意防范!
天气
6月2日08时至3日08时,江南大部、华南中北部、西南地区东部和南部、内蒙古东北部、黄淮东部、东北地区大部、西藏东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辽宁东部、湖南中部、江西中北部、贵州东北部、广西东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局地大暴雨(100~120毫米)。内蒙古东北部、华北北部、黄淮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4~6级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