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实现世界五百强零突破,成都还有更多“新希望”在路上
在冲刺世界500强的赛道上,成都曾经给自己确定了这样一个目标:力争到2022年本土民营企业实现“世界500强”零突破。如今,在2021年刚刚迈入下半年的时间“门槛”,成都提前实现了“世界500强”零突破的愿望。
8月2日,《财富》全球同步发布2021年世界500强榜单。中国大陆(含香港)上榜公司数量连续第二年居首,达到135家,比上一年增加11家。加上中国台湾地区企业,中国共有143家公司上榜,占比近30%。
在143家上榜企业中,来自成都的企业——新希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希望集团”)榜上有名,由中国民营经济界的“老面孔”变为《财富》世界500强榜单的“新面孔”,这意味着成都乃至四川诞生了首家世界500强企业。
为了实现这一跃升,新希望集团整整拼搏了近40个年头。与成都一起,多次突围、转型、跃升,无数企业的成长史,也折射一座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史。新希望集团成功踏入世界500强这一企业发展“新赛道”,得益于其扎根的这片创新创业沃土和营商环境建设,企业主动融入成都经济社会发展浪潮,与城市共生共荣,彼此成就。
政策持续“加码”
帮助企业实现“快速跑”
立足农牧行业,新希望集团打通了产业链上下游,2020年销售收入超2100亿元人民币,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前茅。相较往年,由于受疫情影响,今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的入围门槛(最低销售收入)也从254亿美元下降到240亿美元。凭借超2100亿元的年销售收入,新希望集团顺势上榜。
▲图据财富中文网
日前,由四川省多个权威部门共同编撰的《四川省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报告(2020)》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四川省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26532.93亿元、增速2.9%,占GDP比重54.6%,民营经济在四川经济底盘的“权重”稳步提升。然而,任何一家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之路都曾面临“成长的困惑”,这一点在新希望身上也有体现。另外,在吸引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方面,2020年四川新增落户世界500强企业12家,累计达到364家,居中西部第一。其中,落户成都的世界500企业已超300家。
通过招大引强,世界500强企业扎堆落户成都,然而,“成都何时诞生自己的世界500强企业?”这一问,一度成为成都民营经济界反复思考的命题。政策的“加码”,则力图破冰。
2018年11月,成都市召开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大会对当年成都市百强民营企业进行表彰,新希望集团赫然在列。就在这次会议上,成都提出,争取2022年本土民营企业实现“世界500强”零的突破。目标既定,成都出台民营经济“25条”,对首次被评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奖励300万;评为“中国企业500强”,奖励1000万;评为“世界500强”,奖励2000万。
在此之后,新希望集团频频发力,成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的“常客”。除了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外,成都市又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7个细则,从降低经营成本、缓解融资难融资贵、支持企业创新创造等层面,招招剑指摆在民营企业发展路上的痛点、堵点,将政策红利覆盖到全市所有的民营企业。
市场活力澎湃
更多“新希望”正在路上
走出四川,辐射全国,走向全球,创立于1982年的新希望集团搭乘中国改革开放的革新春风,至今已拥有世界第二、中国第一的饲料产能,中国第一的禽肉加工处理能力,是中国最大的肉、蛋、奶综合供应商之一。
“新希望的发展首先得益于时代和国家的发展,我们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参与者和推动者,我们感恩时代、感恩国家,对来自各界的关心和帮助感恩在心。”在企业跻身世界500强榜单后,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给全体“新希望人”发了一封公开信,他表示,今年将继续加大生物科技和数字科技的投入,保证企业技术和管理都能做到持续创新,力争走在行业前沿。
成为世界500强的新希望集团只是成都庞大的市场主体之一,正如这家企业的创新创业步伐不会止步一般,成都市的市场主体数量也在活力迸发的经济态势下实现持续增长。有一个提振市场的“信号”是,截至目前,成都市场主体总量达313万户,居全国第二;全市新经济企业总量突破48万家,新职业从业者数量超63万人。2021年上半年,成都市新登记市场主体30.8万户。
一座城市的民营经济活跃度是凸显城市经济发展活力的风向标,市场经济活力澎湃,企业创新创业有沃土支撑。值得一提的是,截至今年6月底,成都民营企业主体(含个体工商户)合计303万户,占全市市场主体总数的96.82%。
世界500强企业体现了市场主体发展历程的一个“高峰”,成都为了培育更多的世界500强企业,构建了一套产业梯度培育体系。目前,成都通过深化“双百工程”和新经济企业梯度培育,推动独角兽、瞪羚企业培育和头部企业落地成都,加快培育一批平台型龙头企业和新经济“城市合伙人”。
利好政策刺激下,成绩是显著的。不久之前,长城战略咨询发布《2021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目前成都潜在独角兽企业数共计12家,在内地排第8位。此前的潜在独角兽极米科技已登陆科创板,威斯克生物和拟合未来(Fiture)已成长为独角兽企业。在资本市场领域,截至目前,成都科创板上市企业总数已达10家,位列中西部第一。
新希望集团成为成都首家世界500强企业,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这是成都位势能级提升的直观体现。然而,在冲刺世界500强的赛道上,成都的城市雄心不会止步于此,更多的“新希望”还在路上。
红星新闻记者叶燕实习记者宋嘉问
编辑谭王雨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