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发布司法报告:近三年,长三角区域严重暴力犯罪案件总体呈下降趋势
11月2日,最高法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人民法院服务和保障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司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暨典型案例,并回答记者提问。最高法副院长、第三巡回法庭庭长、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司法工作小组组长高憬宏说,三年来,最高法指导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地法院围绕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地区的发展需要,共同出台一系列精准有效的服务保障举措。
“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三周年。”高憬宏介绍了《报告》中总结的人民法院服务和保障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工作情况。在依法惩治各类犯罪、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长三角方面,2019年至2021年上半年,四地法院依法审结各类一审刑事案件53.4万件,总体呈现下降态势。
高憬宏进一步介绍,人民法院对于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犯罪,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犯罪,报复社会型暴力犯罪,严重挑战法律和道德底线、践踏社会良知的重大犯罪,重大毒品犯罪及毒枭、职业毒犯,坚决依法严惩,严重暴力犯罪案件总体呈下降趋势。
依法惩治涉疫情防控犯罪,严惩暴力伤医犯罪,保障经济社会安定有序。始终保持对黑恶势力犯罪严打高压态势,切实维护长三角区域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严厉打击危害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安全的犯罪,依法审理生产销售注水牛肉案、网络销售有毒有害减肥药案、恶意欠薪案、跨境电信诈骗案等,坚决守住百姓“米袋子”“菜篮子”“药瓶子”“钱袋子”“舌尖上”的安全。依法惩治金融犯罪,最大程度减少人民群众的经济损失,维护金融安全。健全产权执法司法保护制度,让企业家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
在服务保障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高憬宏提到,2019年至2021年上半年,四地法院审结一审民商事案件672.1万件,一审行政案件11.5万件。人民法院聚焦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关键问题和现实需求,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依法履职尽责,为长三角区域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提供了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高憬宏表示,《报告》的发布,标志着新时代人民法院服务和保障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工作迈入新阶段、踏上新征程,人民法院将紧紧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规划,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红星新闻记者高鑫北京报道
实习编辑向财霞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