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地标会说话丨入选中国新地标,深度揭秘世界大运公园建造奇迹
Hello,神鸟“飞碟”!日前,摄影师陈渝生拍摄了一张东安湖畔的体育场馆照片,入围了“极美成都——公园城市最美地标TOP100影像展”。拍摄画面显示了傍晚时分,在天幕下闪着光芒的“飞碟”与壮美的龙泉山脉融为一体。摄影师用独特的视角记录下了世界大运公园“奔向”这座城市的动情瞬间。而就在前不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重磅推出的纪录片《大国建造》,讲述40个中国新地标的建造传奇,展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故事。拥有神鸟“飞碟”的世界大运公园入选40个中国新地标。接下来,我们就透过这张图片去听听地标背后的故事。
▲世界大运公园陈渝生摄
数字解码神鸟“飞碟”揭秘建造奇迹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将于2022年6月26日至7月7日在这里举行。在倒计时一周年之际,国际大体联正式命名东安湖体育公园为世界大运公园。
陈渝生拍摄的这张照片,能震撼地看见世界大运公园里这座拥有4万座的主体育场。紫红色的天空与绵延婉转的龙泉山脉是图片的背景,把“飞碟”映衬得熠熠生辉。
作为一座甲级体育场,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是全国为数不多的由本土设计师原创设计的正圆形建筑作品。由顶部玻璃屋面及内侧吊顶膜、肩部银色铝板、立面弧形银色格栅组成正圆形“飞碟”造型。
▲曾浩摄
为了凸显巴蜀特色,设计团队结合建筑造型反复考量,最终锁定出土于四川金沙遗址的“太阳神鸟”。
面积约2.9万平方米,由12540块半钢化超白夹胶彩釉玻璃组成的亚洲最大的体育场馆玻璃屋面,利用彩釉颜色的不同,将0.01平方米大小的“太阳神鸟”金饰放大270万倍作为屋面图案,形成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太阳神鸟”。
631种规格、12540块、每块重达100公斤,这些玻璃如何在近50米的高空安全、快速、精准入位?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参与玻璃幕墙安装的工程师们通过拼图测试,将12540块玻璃按不同点位精确编号,按图施工,最终仅用35天的时间完成了安装。巨幅“太阳神鸟”振翅于成都之东的上空,全世界最大的彩釉玻璃采光顶拼装在这里完成。娴熟的铺装技艺为超大型玻璃未来在建筑中的应用创造出无限的可能。
要保证采光和图案完美呈现,屋顶必须做到滴水不漏,27000平方米的采光顶需要的玻璃胶缝超过40000米。玻璃胶缝完成后,每一个缝隙都要进行防水测试,模拟大到暴雨雨量的防水测试,持续进行了24小时。最终,世界大运公园主场馆交出了一份“滴水不漏”的答卷。而迎接大运的神鸟“飞碟”,她也将成为成都与世界面对面交流的重要窗口。
世界大运公园未来呈现“一湖一环、七岛十二景”的园区景观
据介绍,图书馆(媒体中心)也是世界大运公园一大亮点。总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在成都大运会期间,这里将作为主媒体中心,向参与比赛报道的全世界媒体记者开放,对成都大运会开幕式,及其他赛事情况进行实时转播。
据龙泉驿区有关负责人介绍,整个公园园区还着力打造“一湖一环、七岛十二景”的园区景观,打造成迎接全球青年的靓丽名片、市民休闲娱乐的“网红”目的地和兼具农业灌溉、生态修复功能的开放型城市生态公园。
▲曾浩摄
5000余亩的东安湖畔,世界大运公园肩负着第31届大运会开幕式及多项重要比赛的使命。“一场三馆”倒映着东安湖的一湖碧水,与远处的龙泉山、近处的城市交相辉映,成为成都一处新的标志性建筑。
这是献给这座城市和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的一座体育公园,也将托举起这座城市走向世界的梦想,承载起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更加健康幸福的希望。一座体育公园带给城市的,不仅仅是举办赛事,向更大的范围展示城市形象,还将肩负起兴业与惠民的责任,为城市发展注入更大的动力,为市民带来更多的福利。
在世界大运公园的设计上,不是仅仅考虑体育赛事,而是从文体旅等多维角度进行打造,确保成都大运会后,其依然能够持续运营,形成良性循环。尤其是“三馆”,成都大运会结束后,它们还将继续发挥自己的功能。据华润置地世界大运公园项目公司设计管理部负责人王絮梅介绍,多功能体育馆可以举办演艺活动和IP赛事,游泳跳水馆除了场馆空间还设置有体育商业用房,小球馆则可以灵活适应小型会展、商务活动等多种功能,同时还设置了智能化的运动加油站以及篮球、羽毛球等全民健身运动场地,方便到东安湖运动的人们“补充能量”。
成都大运会后,这座世界大运公园将以“体育+综合体”的姿态向广大人民群众开放,人们将有更多机会拥抱体育、拥抱运动、拥抱更加充满活力的公园城市新生活。
廖玉蓉曾浩红星新闻记者雷浩然
编辑谭王雨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