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明星铅锌企业应急池满池外溢,官方:未造成沘江河重金属因子超标
↑云龙县境内的沘江
红星新闻记者刘木木发自云南
实习编辑朱洁英
云南怒江在过去数天内快速处置了一起尾矿泄漏安全事件,该事件导致怒江州兰坪县、大理州云龙县两县的“母亲河”沘江面临被污染风险,沿线民众一度被要求不要接触水源,生产生活受到影响。
事件发生后,怒江、大理两地立刻开展应急处置工作。22日上午,兰坪县官方回复红星新闻记者,本次尾矿水外溢,未造成沘江河重金属因子超标,监测断面水质均达到三类水标准,满足水功能区划要求,事件得到妥善处置。
铅锌企业尾矿水外溢渗入沘江
6月19日8时25分许,位于怒江州兰坪县金顶镇境内的云南金鼎锌业有限公司选矿厂的输送管道应急池满池,导致部分尾矿水外溢渗入沘江河。接报后,兰坪县委、县政府组织生态环境、应急管理和金顶镇党委政府等单位负责人赶赴现场,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据兰坪县新闻办22日上午提供给红星新闻的通报:事故发生后,怒江州人民政府一副州长带领州生态环境局、州应急管理局等部门及技术人员,第一时间赶赴兰坪现场指导应急处置工作。应急处置组组织现场抢险,启动应急加密监测,组织对沘江下游河道进行巡查,布设监测点位,会同大理州县两级生态环境部门同步对河道开展水质加密监测,并及时向沘江沿岸群众说明事件原因、处置工作情况等。
↑云龙县境内的沘江
事件发生后,“兰坪县发生铅锌矿泄露致沘江被污染”消息即在当地广为流传。面向大理州云龙县诺邓镇百姓的一则警示短信显示,当地接州生态环境局云龙分局电话紧急通知,兰坪县发生铅锌矿泄露,该县境内的沘江已受污染。
短信要求全镇11个村(社区)及时通知到各村组群众,近期严禁接触批江水,不准用沘江水种菜种庄稼、洗手洗脸洗脚,更不得饮用,群众要保护好自身安全,严防中毒事件发生,尤其是沘江沿线的永安、杏林、福堂、果郎、诺邓和石门6个村(社区),要尽快通知群众。其中,福堂社区要重点抓好留守儿童安全工作,严防出现到受污染的沘江去游泳等安全事故。
“一开始我们不知道是铅锌矿泄漏,只是发现江水颜色异常,就组织监测站和执法队的人员,沿着沘江上游去寻找污水的源头。在寻找的过程当中,我们接到了兰坪那边的消息,说是他们的铅锌矿泄漏了。”云龙县知情人士介绍,沘江水源主要用于农业灌溉以及牲畜饮用,“我们对境内的几个断面进行采样送检,主要检测它里面的锌和铬这些重金属的含量。”
兰坪县新闻办通报称,至6月19日8时30分许,已阻断应急池泄漏源。当日10时30分,已完全阻断尾矿水渗入沘江河。截至目前,经怒江州兰坪县、大理州云龙县生态环境分局联合取样、分别检验,结果显示,本次尾矿水外溢,未造成沘江河重金属因子超标,监测断面水质均达到三类水标准,满足水功能区划要求。
涉事企业此前多次被罚
兰坪县官方表示,下一步,兰坪县将汲取教训、举一反三,启动全覆盖隐患排查,全面整治安全隐患,确保生产安全。
沘江系澜沧江上游的一条主要支流,发源于怒江州兰坪县境内,流经兰坪、大理云龙两县,全长169.5公里,是两县百姓的“母亲河”。位于沘江上游的兰坪县境内,分布着全国最大的铅锌矿区,是云南省重要的有色金属生产基地,这导致了沘江多次被污染。
↑云龙县境内的沘江
据此前报道,因矿区长期大规模无序群采,污染治理和监管措施没能得到较好落实,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沘江污染程度日益加重,最终导致了沘江干流丧失了生产和生活用水功能,严重影响到了沿岸城乡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流域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云龙县知情人士表示,沘江并非当地生活用水水源,“其实兰坪县境内那边的影响比较明显,它流到我们这边的时候,该稀释的稀释了。”该人士称,经过近几年的治理,沘江水质得到明显提升,“像这次这种情况,近几年是没有发生过。”
云南金鼎锌业有限公司是当地的明星企业。公开资料显示,2003年7月,兰坪铅锌矿区原省、州、县属矿冶企业合并、改制、重组形成云南金鼎锌业有限公司,公司总资产36.99亿元。该公司下设2个采矿厂、3个选矿厂、1个冶炼厂,具备年采选220万吨、冶炼12万吨、硫酸6万吨的产能规模。云南金鼎锌业有限公司曾多次因环保问题被处罚,最近的一次是在2020年,因“未验先投”,怒江生态环境局对其罚款25万元。
6月16日,兰坪县委书记熊文彬曾到云南金鼎锌业有限公司实地调研。相关报道称,熊文彬一行先后来到金鼎锌业露天矿山剥离点、三重山三期排土场、四选厂泵房、冶炼厂电锌车间、一选厂二车间等地,看进度、听汇报、解难题,详细了解“百亿绿色铅锌产业”项目推进过程中项目投资、用地手续办理、铅锌矿采矿权、铅锌矿外围空白区、安全生产、就近就业、设备设施、工艺流程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等情况。
—END—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