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次!成德眉资协同立法,《决定》来了
12月1日的成都市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成都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区域协同立法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更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将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与此同时,德阳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五次会议、眉山市第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资阳市第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二次会议相继表决通过《决定》。据悉,以地方人大常委会“重大事项决定”的形式,对区域协同立法实践进行总结提升和总体谋划,形成一个层级更高、效力更强的区域协同立法制度引领还属全国首次。
《决定》出台程序突出同步研究、同步审议、同步出台、同步实施。在规范内容上强调“七大协同”,包括协同目标原则、协同平台建设、协同重点领域、协同规划计划、协同项目推进、协同法规实施、协同能力提升等。
比如协同重点领域上,四市人大常委会将坚持需求导向,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协商决定协同立法重点领域,积极作为、主动融合,求同存异、共促发展,扎实推进空间治理体系一体化、现代产业体系一体化、优质公共服务和生活服务一体化、成德眉资市场一体化、都市圈治理一体化等“五个一体化”建设。
协同规划计划上,四市人大常委会将编制立法规划(立法项目库)和立法计划,互相通报情况,征求各方意见,回应彼此关切,优先安排促进同城化发展的立法事项,实现立法规划(立法项目库)和立法计划的深度协调,最大限度发挥四市在立法资源和制度规范方面的协同推进优势。
协同项目推进上,四市人大常委会将针对不同类型立法项目,在立法调研、论证、起草、审议、修改等环节,“定制化”开展协作和互动;在法规名称、立法目的、主要制度、重点内容、立法体例和适用范围等方面进行充分沟通论证,构建有特色、见实效的协同立法互动机制。
“四市将按照急用先立的原则,在立法权限内科学选定协同立法项目,深入推进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总体部署,充分发挥成都辐射带动作用和德阳、眉山、资阳优势,推动一体化、同城化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成都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期,将重点围绕优化营商环境、生态环境治理、文明行为促进、法治乡村建设等方面加强立法协作。未来五年,将重点围绕推动空间格局优化等,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相互衔接等方面的协同立法;围绕产业错位对接、合作平台共建等,加强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协同立法;围绕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资源共享等,加强公共服务、生活服务等方面的协同立法;围绕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社会信用信息共享互认等,加强市场统一化、规范化等方面的协同立法;围绕统筹发展与安全、智慧城市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区域社会治理等,加强都市圈安全韧性、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协同立法。
红星新闻记者钟茜妮
编辑陈怡西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