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漠视中长大,交不起一学期300元的学费|《我的二本学生》连载

时间 • 2025-07-23 15:52:28
一个
爷爷
孩子
奶奶
父母

(图片来源:千图网)

“阡陌的述说”继续连载文学作品!

本期连载的是《我的二本学生》

作者:黄灯

“看见他们

“看见更多的年轻人”

梁鸿贾樟柯韩少功

—特别推荐—

“哪怕二本院校的孩子”

“还是可以通过教育改变命运”

中国二本院校的学生

从某种程度而言

折射了中国最为多数普通年轻人的状况

他们的命运勾画出中国年轻群体

最为常见的成长路径

阡陌的述说2023.01.11阡陌的述说2023.01.11

13:08未知来源

播放

阡陌的述说2023.01.11音频:00:0013:08后退15秒倍速快进15秒

(

第四章

)

(

“导师制”——徐则良

)

阡陌的述说

在漠视中长大

QianMoDeShuShuo

(图片来源:千图网)

1

父母躲计划生育的日子

徐则良与刘婉丽同一届入学。2010年下半年,我在肇庆校区上课时,刘婉丽最喜欢找我聊天,徐则良则最喜欢交作文给我看。

则良清清瘦瘦,架一副眼镜,笑起来很腼腆,话也不多,但文笔极好。

则良1990年出生在汕头市潮阳县金照镇。爸爸1965年出生,属蛇,妈妈比爸爸大一年,属龙。则良有五姊妹,他是家中老大,下面依次为两个妹妹、两个弟弟。

在则良的记忆中,他的童年,很少有和父母在一起的画面。父母生下他不久,就选择了躲计划生育,生完第一个妹妹后,还在躲计划生育。至于父母为什么在生下男孩后,依旧要外出偷偷生孩子,则良说不清其中的原因,只知道,周边的人都将此当作生活的自然部分。

父母躲计划生育的日子,具体是什么情形,则良不清楚,他只知道五年内,父母给他带来了两个妹妹、两个弟弟。换言之,除他以外,家里的其他孩子,都是躲计划生育的产物,均为父母偷偷摸摸所生。他的第二个妹妹,即家里的第三个孩子,因为父母实在无力照顾,送给了一个亲戚照看。

(图片来源:千图网)

2

和爷爷、奶奶相伴

爷爷、奶奶在儿子、儿媳外出躲计划生育后,将照顾孙子的责任,视为理所当然。

则良的童年,自此和爷爷、奶奶相伴。他的处境,很难归结为留守儿童,但和父母的隔膜以及由此造成的后果,和留守儿童并没有任何差异。

父母因为超生曾经被抓过,爸爸在生下第二个男孩后,曾被抓去结扎,但结扎完后,又生了一个男孩。家里孩子多,在当地并非个案,则良的家族,都是五六个孩子:大伯五个,两个男孩,三个女孩;大姑六个,五个女孩,一个男孩;小姑稍微少点,也生了三个男孩,大姑过继了一个女孩给她。

他父亲那一辈,同样是大家庭,爸爸有两兄弟两姐妹,每到逢年过节,如果整个家族成员到齐,要开好几桌。但在则良记忆中,家族亲人已很少聚在一起。

(图片来源:千图网)

在和爷爷、奶奶相处的日子里,整体而言,则良过得还算快乐。爷爷种地,他则陪着割草,爷爷放牛,他则跟在身后。两三岁时,则良甚至懂得开动一辆三轮车,这让村里人甚是惊讶,觉得这孩子很奇怪。更让村里人惊讶的是,则良对着电视,学了很多东西,看到电视的字幕,背转身,居然可以将很多字写下来。

村里一个德高望重的老人,由此对他另眼相看,时不时教他写更多的字,事实上,在八岁上学以前,小学课本里的字,对则良已没有太大难度。

除了爷爷、奶奶,则良没有玩伴,更没有同龄的玩伴,陪伴他最多的,是家里各种各样的小动物。他曾经养过两只猫,经常和猫待在一起,让他难以释怀的是,有一次猫不见了,竟然是奶奶藏起来,卖给了猫贩子。则良自此才明白,村子里那些经常吆喝、巡逻的人,目的就是收购各种动物,送去城里的餐馆,这个秘密成人心照不宣,唯独孩子们蒙在鼓里。

(图片来源:千图网)

则良难以忘记知晓真相一时的煎熬,“当知道自己养的猫已被奶奶卖掉时,心理特别矛盾,奶奶缠不过,最后和我说,不卖也行,但要将卖猫的十块钱还给别人”。则良从来没有拿过这么多钱,不想将到手的钱拿出来,只能眼睁睁一边哭,一边看着猫被贩子带走。除了售卖动物获得一些零用钱,则良还记得,奶奶经常披着白色的丧服,去为村里逝世的人走丧。村子边有一条小溪,溪边有一间公共浴室,他每次就站在浴室旁边,远远地看着奶奶披着孝布走过。

当然,对则良而言,童年最刻骨铭心的记忆,是奶奶将自己看得很紧。奶奶的脾气极为温顺、柔和,是逆来顺受的传统女人。

“年轻时,奶奶被曾祖母虐待,追着跑,却不会反驳半句,如果奶奶反抗的话,应该不用过得那么苦,我奶奶苦了一辈子。”老人一生柔弱,不想惹事,只求身边的亲人平平安安,一个家能够完整。则良父母经常吵架,经常提到离婚,奶奶告诉儿子,“你想一下,你的父亲有一个继母,如果你离婚了再娶,你的孩子也会有一个继母”。

则良是长孙,奶奶怕他出事,总喜欢将他关在屋子里,则良有一次和别人打完架回家,老人苦口婆心地教导,“你看你,被人打了,我不能帮你讨回公道,你打别人了,我还得向别人赔罪”。

(图片来源:千图网)

3

交不起一个学期三百元学费

则良六岁时,父母不再外出躲计划生育,回到了他们身边。

大伯因为要外出做生意,爷爷奶奶搬去了大伯家。父母关系依旧不好,吵架是家常便饭,妈妈经常因为一些小事,就跑回娘家,娘家的舅舅,为了调解关系,也经常来人。家里住房紧张,只有两间屋子,一间旧,一间新,旧的屋子,父母用来开了小卖部,则良自从搬去新屋子后,几乎没叫过妈妈,母子之间的坚冰,谁也不知道如何结成的。

“我的性格固然倔强,但妈妈对我的态度也出奇冷淡,早上我如果忘了饭点,妈妈从来不会叫我吃饭,我经常饿着肚子去上学。有一次娘舅家来人,我很生气,和妈妈打起来,还大声地喊了一句,'我没有妈妈’,我甚至叫她猪母娘。”

尽管父母出于养育孩子的责任并未离婚,维持住了家庭,则良却感受不到太多温暖。“妈妈做好饭,每次都是自己拿着大碗吃,不管别人。弟弟、妹妹很排斥我,想把我赶出去。邻居家的人,给我取外号叫’粪屎’,嘲笑我是没人要的孩子。爷爷奶奶看不过去,就将我带到大伯家。我大伯有两间屋子,我爸只有一间,我经常跑到奶奶那边吃饭,很少在家里,我觉得我妈像后母一样。”

(图片来源:千图网)

则良直到八岁才上小学,尽管如此,他依然是家里最早念书的孩子。村里的小学,在废弃公社的大祠堂中,旁边是村委会,里面只有三个班。在上小学以前,他曾在村里念过幼儿园,幼儿园的厕所,是一个茅坑,他还闹过笑话,不知道大便后要用厕纸。

则良一年级的成绩属于中等水平,直到二年级,才慢慢有点进步。

到三年级,他必须转到另外一个村子上学,到四年级,在老师的鼓励下,成绩慢慢好起来。父母对他念书一事,听之任之,很少过问。

因为孩子多,开支大,家里的经济状况并不太好,加上躲计划生育那几年,父母无法进行正常的劳动,进一步恶化了薄弱的家底。在将生孩子这一人生大事完成后,父母利用旧房子,开了一家小卖部。

则良念小学时,小卖部生意尚好,但熬到初中,生意就很差了。妈妈没有收入,爸爸在村里当了村干部。“我们村很小,没有土地,没有工厂,当然也没什么油水。爸爸一个月的收入,只有补助的四五百块钱。”相反,因为负责村里的规划,拆了很多违建,爸爸暗中得罪了不少人。

到初中,则良连一个学期三百元的学费,都交不起,他记得有一次修自行车,需要修理费八元八角,问爸爸要,竟然拿不出手。

父母因为孩子多,家务忙,经济压力大,根本没有心思打点孩子们的生活细节。家里的伙食非常差,很多时候,父母根本不知道则良饿着肚子,以致他初中吃食堂后,居然认为食堂的饭菜美味无比。因为从小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老人没有穿内裤的习惯,回到父母身边,父母也没注意到这些生活细节,直到初二,则良才知道,还有穿内裤一事。

(图片来源:千图网)

请关注明日《我的二本学生》连载

从初中到高中

则良都经历了什么

期待明天的分享

作者:黄灯

“二本学生作为全中国最普通的年轻人

他们是和脚下大地黏附最紧的生命

是最能倾听到祖国大地呼吸的年轻群体”—黄灯

未完待续

读书品人生

下一期我们在这等候您

欢迎向《阡陌的述说》栏目写信

阡陌的述说|倾听你的述说

可以是关于生活上的琐碎

也可以是关于情感上的困惑

更可以是关于工作上的压力

我们来回答你的问题

希望收到你的来信

解答你的困惑

注:以600字为限,可以尝试在300字内完成一个情感问题发邮件,我们将会择优选择回答。请以电子版形式发送至邮箱jjsn2207@126.com。

点击图片可进入

“喜马拉雅FM”-“阡陌的述说”栏目

来源|《我的二本学生》节选

作者|黄灯

主播|李海洋

编辑|李滟

责编|康轩山

主编|张玮

监审|钟倩